科技创新赋能国储林项目建设
近日,中铁二十三局怀宁储备林项目自主研发的《国家储备林项目进度管理平台V1.0》成功获得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标志着中铁二十三局在科技赋能国储林建设上取得重要突破。
怀宁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管理平台(王前供图)
该管理平台通过采用云计算存储海量数据、GIS精准划分小班任务区域、移动端便捷填报进度、数据实时同步更新、可视化图表呈现进度、大数据深度分析辅助决策、保障高效管控的方法,实现数字化追踪项目林地清理间伐、整地挖穴、施肥回土、栽植浇水、抚育管护等各工艺环节,实时把控各施工队伍、各乡镇的整体进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了项目规范有序运作。
据了解,这不是中铁二十三局首次实现科技创新在国储林项目上的应用实践。作为四川省、成都市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四川省在建最大国家储备林项目,中铁二十三局承建的龙泉山国家储备林项目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科技创新道路。
该项目自主研发的“国储林施工管理软件”,将系统划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目标。同时按照实际需求,该管理软件设置了工程计划、进度管理、物资管控等功能模块,帮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率;开发质量与进度监控模块,通过采集施工现场的数据,实时分析工程质量以及进度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会立即发出预警提示,以便管理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国储林施工管理软件(王海燕供图)
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生动实践,这两项创新成果实现了储备林项目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经验主导”向“精细化管控”转变,从“人工主观决策”向“数据驱动的智慧决策”转变,既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管理质效,也为其他林业项目乃至更多领域的施工进度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近年来,中铁二十三局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兴企、科技强企,聚焦“一体两翼”产业新格局,持续加强科技研发、技术管理和新技术应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未来,中铁二十三局将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战略,持续推动林业项目向智能化数字化迈进,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力量。